决战要来了?特朗普宣布“武装乌克兰”新计划,32国对乌军援,俄罗斯终于等到朝军帮忙

Connor 火币APP官网下载 2025-07-16 2 0

据上观新闻报道,特朗普政府于当日宣布一项新的对乌援助计划,明确将向乌克兰提供“爱国者”防空导弹。特朗普在公开讲话中指责俄罗斯总统普京“表面言辞温和,实则夜间持续发动轰炸”,强调此举是为了增强乌克兰的防御能力。俄罗斯方面13日发布战报称,俄军在顿涅茨克地区控制了2个定居点,打击了乌克兰军工企业等目标,摧毁美制“爱国者”防空系统的2套发射装置和1座雷达站,还摧毁了乌军9枚航空炸弹和215架无人机。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13日称,截至当天下午,前线共发生97次战斗,波克罗夫斯克方向战斗最为激烈,乌军击退俄军多次进攻。

决战要来了?特朗普宣布“武装乌克兰”新计划,32国对乌军援,俄罗斯终于等到朝军帮忙

俄乌冲突(资料图)

2024-2025年北约国家对乌军援清单显示,多个国家和组织加大了对乌军事支持力度。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、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,分别将各自国内生产总值的0.25%用于援乌,合计约3.74亿美元。英国计划在2025年至2031年期间,每年向乌克兰提供38亿美元的援助。丹麦在2025年至2028年,每年军事援助达到22.7亿美元,其中包括“丹麦模式2.0”联合项目和投资。欧盟年初提供第二笔价值19.6亿美元的军事援助,用于购买弹药、防空系统、导弹并支持乌克兰国防工业。

北约作为2025年联盟对乌综合援助计划的一部分,提供高达5.15亿美元的资金。荷兰在2024-2026年期间提供40.2亿美元,德国直接军事援助40.2亿美元,挪威增加300亿挪威克朗(约27亿美元)的支持,美国分配55亿美元军事援助,瑞典三年框架计划耗资750亿瑞典克朗(每年25亿美元)。

在北约32个成员中,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等国家对俄罗斯持相对友好态度,成为亲俄派的代表。匈牙利多次在欧盟内部阻挠对乌援助计划,认为过度援乌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局势,损害自身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。斯洛伐克在乌克兰切断其能源输送管道后,态度发生转变,斯洛伐克总理菲佐此前表示,乌方此举损害了斯方利益,政府将商议采取报复措施,包括可能切断对乌克兰的电力供应。

西班牙、葡萄牙、希腊等远离冲突前线的国家,形成了观望阵营。这些国家认为俄乌冲突对自身安全威胁较小,更关注国内经济和民生问题,在对乌军援问题上采取谨慎态度,既不积极支持也不明确反对,秉持“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”的原则,在北约内部决策中往往随大流,缺乏主动的立场和行动。

决战要来了?特朗普宣布“武装乌克兰”新计划,32国对乌军援,俄罗斯终于等到朝军帮忙

展开全文

朝鲜武器(资料图)

俄罗斯在战场上迎来了重要的东方强援,朝鲜特种部队已实质参与对乌作战。据俄军事博主爆料,朝鲜特种部队军事素养极高,擅长小股部队渗透和快速机动作战。在库尔斯克方向的战斗中,朝军仅用2个多小时就越过乌军布置的雷区,成功占领村庄并歼灭大批乌军,乌克兰方面至少有300人在战斗中战损。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成员科列斯尼克也承认,朝鲜特种部队正在协助俄军战斗,以获取实战经验。美国智库专家和五角大楼均表示,朝鲜特种部队的参战将对乌军防线构成严重威胁,其独特的作战风格可能改变局部战场的态势。

目前,参与库尔斯克行动的乌军兵力已不足2000人,面临主动投降、突围或负隅顽抗的艰难选择,无论哪种选择,乌军都将付出巨大代价,其战略目标基本落空。

在北约32国加大对乌军援的同时,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此前再次对中国发出“警告”,称中国应“停止支持”俄罗斯,否则“中方的利益和声誉将受到影响”。这种言论是典型的将俄乌冲突责任甩锅中国的行为,无视中国一直以来“劝和促谈”的中立立场。中国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始终坚持客观公正,致力于推动双方通过对话谈判解决分歧,而北约却持续拱火,不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,加剧地区紧张局势。中方明确表示,北约的威胁毫无道理,国际社会对北约在冲突中的煽风点火行为看得十分清楚,中国不会在压力下选边站,将继续按照自身原则和立场处理国际事务。

特朗普政府的对乌政策成为影响局势的重要变量。特朗普此次宣布向乌提供“爱国者”导弹,延续了其强化对乌军援的立场,但同时也强调欧盟将全额承担相关费用,暴露了美国希望减轻自身负担、让欧洲国家更多承担安全责任的意图。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是否会持续稳定,以及不同政治势力对俄乌冲突的态度变化,都将给局势发展带来不确定性。俄罗斯方面则在积极寻求东方强援,试图通过与朝鲜等国家的合作,抵消北约军援带来的压力,争取在谈判桌上获得更有利的地位。

决战要来了?特朗普宣布“武装乌克兰”新计划,32国对乌军援,俄罗斯终于等到朝军帮忙

俄乌两国正爆发一场激烈的特工大战(资料图)

当前,俄乌冲突已进入关键阶段,32国对乌军援的加大和俄罗斯东方强援的到来,使得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微妙变化。冲突升级风险不断加剧,而国际社会的博弈也愈发复杂。未来局势究竟如何发展,取决于各方在军事、政治、外交等多个层面的互动与决策,全球都在密切关注这场可能影响国际格局的重要冲突的走向。

评论